‹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900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6Rank: 6

妈豆
34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0 
1#
发表于 2016-3-30 14:55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晴格格! 于 2016-3-31 09:34 编辑

“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少家长将这句老底子的话作为教育子女的“教科书”,孩子犯错自有家法伺候。如今,更多的家长开始思考,孩子犯错到底该不该打?可不可以打?坦白讲,打孩子可是一门学问。
近日,孩子在幼儿园“动口”的事就让余妈妈产生动手打孩子的想法。“就接到消息说熊孩子在幼儿园咬人了,还把人家背咬出了瘀青。”余妈妈火气上来了,“是该打嘴巴还是不给吃晚饭?”作为一个二年级的老师,余妈妈见过的“问题”孩子不在少数,对于自己的孩子,她也不断改进自己的处理方法。最终,事情顺利解决,“不管再怎么愤怒也不能带着情绪打孩子”,她还说,家长要提前给孩子立规矩。
据余妈妈回忆,当天傍晚回家后,原本妈妈一回家就会飞扑过来的儿子格外冷静地坐在沙发上,没有反应。余妈妈装作没事似的进书房,这时候孩子主动走过来:“妈妈,我今天犯错误了。”没想到孩子主动坦白,“XX过来抢我的书,我就咬他了。”在了解清楚前因后果后,余妈妈拨通了老师电话核实情况,确认孩子所言不假,并致电被咬同学家长,和孩子一起道歉。
“如果我不分青红皂白地揍他一顿的话,他以后有什么事情肯定就不愿告诉我了。”
亲子专家指出,打孩子之前,一定要跟孩子交流,更不能带着情绪去打孩子,以免事后追悔莫及。
余妈妈身边不乏这样的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包揽了所有家务活,并告诉孩子,“你管好自己的功课就好了,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等到孩子长大的时候,即使你想让他做家务,他也会表示拒绝,甚至反问你,“我为什么要帮你倒垃圾?”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家长都答不上来,语言之间的针锋相对,也很容易让亲子关系变得疏远;也有不少家长通过阅读书籍等软件获得教子技巧与经验,比起一味凭借自己的习惯来教育方式要有效许多。
3岁看到大。”余妈妈表示,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其实是互相影响的。家长应该从孩子3岁开始就有意识地注重生活习惯方面的培养,给孩子立下规矩。比如,在孩子刚学会走路时,把垃圾放在门口,叫上孩子一起去倒。逛超市后,买的东西让孩子帮忙拎,分配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做。
吃饭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好好吃,余妈妈会拿筷子轻打孩子的手。但是这个惩罚后来没有再用,“他跟小朋友相处时会不自觉地去推别的同学,我们就反思,是不是打太多了?先动手的处理方式是不是不对?”
一般孩子犯错时,不少家长盛怒之下,抄起身边家伙就开始教育。在新加坡,打孩子有特定的道具,每户人家家里都有一根藤鞭。这根藤鞭作为教育孩子的专物,带有规矩的含义。这份规矩凌驾于父母之上,而父母只充当规矩的执行者。


Rank: 6Rank: 6

妈豆
34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0 
晴格格! 发表于 2016-3-31 09:34
谢谢亲的分享。

不客气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妈豆
5919  
宝宝生日
2010-10-10 
帖子
1271 
新加坡真的鞭打孩子吗

Rank: 6Rank: 6

妈豆
346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60 
适度惩罚的目的还是教育,当然教育还是要以不惩罚为主。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棍棒底下出孝子?——惩罚式教育的讲究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