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尼彩阳光 于 2011-4-27 11:15 编辑
自从在家待产,和群里姐妹一起参加医院的孕妇学校,学习了很多知识!而且还可以打发在家的无聊时间,只不过现在不方便出门了,所以提醒各位准妈妈们在孕中期就开始听课!到了孕晚期出门会有风险!呵呵!下面发表一下我对各个医院的了解,自己感觉妇幼的赵老师讲的最好!每次都很清晰,妇幼讲课把产妇要面对的都分析的很细致,今天下午听了山大二院的课,那个老师两个小时讲了妇幼一个星期的东西,孕妇保健,新生儿喂养,母乳喂养都包括了!齐鲁的课也不错,都在周一到周四的上午九点半!省立我是周四去的,张老师记录后会给你打电话通知下次时间。至于婴贝儿的课我个人觉得没事情的话可以去听,一般都是厂家和婴贝儿搞活动赠品有限。一般是抢答才会有奖品!大家可以参加各个厂家组织的活动,都是请的个大医院的医生讲的课,比较实用!而且都会有惊喜!而且厂家搞活动奶粉也会便宜,赠品多,一段奶粉在超市一般没有活动!参加了这么多厂家,感觉美素的力度最大!澳优最贵!呵呵!,欢迎大家加人我们的群,12965246
分享群里姐妹记录的妇幼听课笔记
《产后盆腔修复》 正常分娩后需要盆腔修复,剖宫产比顺产盆腔损伤的小,修复时间短。 盆底肌肉的作用:维持阴道紧缩度 保证尿道括约肌和直肠括约肌正常功能 承托支持盆腔、腹腔肌肉 产后42天查体时可进行盆底康复(1400元左右) 门诊四楼查体:子宫恢复情况、阴道是否脱垂、漏尿情况,等等 盆底康复:市妇幼二楼,15次一个疗程,每周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需要提前预约。 包括电治疗和反馈治疗。用仪器监控恢复效果。 《新生儿护理》赵艺敏 新生儿:生后28天内(是适应宫外环境的适应期), 新生儿特点:生命特征:体温:36-37度(腋温最准),与成人体温应一致,但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差,皮下脂肪薄,容易散热,要求根据环境温度穿衣盖被。 腋温37.5度以下都属于正常范围,但哭闹和吃奶是不要测体温(会偏高)。 宝宝手脚的血液分布少,温度偏低是正常的。 夏天出生的宝宝月子里易出现脱水热(37.5-38.1度),也属于正常,只要多喝水、散包,40分钟后体温可下降。如果40分钟后还未下降需就医。 除非外界病毒接触(如家人发烧感冒),宝宝一般不会发热。发热多为肺炎。 要求发热后不准随便吃抗生素药,绝对不能捂,多喝水,洗澡,38.2度以上才能吃退烧药,持续2-3天才能打退烧针。39.5度以上属于高热,需就医。 脉搏:新陈代谢速度快,心率波动范围大,90-160次/分钟。 呼吸:频率快,40-60次/分钟。 消化:溢乳:指哺乳后吐少量奶,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会改善。 由于宝宝是水平胃,上口宽,易溢乳。 呛奶:吃是咳嗽,对宝宝不好。避免方式:奶不能太急,奶瓶奶嘴口也不能太大,除此之外还呛奶需就医。 溢奶、吐奶:溢奶量少,吐奶量多,都属于正常。避免方式:喂奶之前先换尿布,即使喂奶是需要换尿布也要避免过分翻动宝宝,洗浴、抚触、运动要在喂奶1小时后进行。喂完后需要拍嗝5-10分钟,然后右侧躺半小时后再平躺。 打嗝:膈肌痉挛,立起来拍拍,喂口水或奶就好了。 通过宝宝小便来判断母乳是否够(一天6次表示够) 宝宝大便与吃的东西相关:胎便(生后24小时):墨绿,油性大。 2天后,如果纯母乳喂养,大便由黄绿变为黄色,稀便。 如果混合喂养,大便粗糙,有颗粒状。 如果纯奶粉喂养,大便硬结,后呈条状。 如果绿便,说明宝宝受冷,或者吃奶过频,肠蠕动过于剧烈,或者妈妈绿色蔬菜吃的过多。 睡眠:书上说20-22小时,实际也就16-18小时。 要宝宝分辨白天黑夜,防止睡颠倒。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洗浴、抚触。 睡前不要过于兴奋,不要吃的过饱。 情绪:以睡眠为主。用啼哭表达情绪。 新生儿护理要点:居室环境:冬天20-22度,夏天28度左右,湿度55-60%。 衣物:纯棉、吸汗、透气。 脐带护理:7-15天脱落。需要用医用棉签擦,不能使用化妆棉签。 洗澡后必须要消毒。 用食指和拇指扒开脐痂,消毒缝线处。棉签要垂直由里向外转圈擦。 如果发臭或粘性物很多,说明感染,需就医。 脐痂掉下来后可以不用再消毒。 皮肤护理:尽量每天洗澡。 注意宝宝腋下、脖子皱褶处,一定要保持干爽。 一般不使用爽身粉,如果要用,也不能直接撒,而是要用手指蘸着擦。 屁股要用温水洗,保持干燥。用湿巾可以直接擦。每天洗2次。 如果已经红屁股了,用鞣酸软膏。 如果屁股烂了,用鞣酸软膏加红霉素软膏。 新生儿特殊情况:生理性体重下降:一周后下降7-9%。 乳腺肿大:母体雌激素中断所致,切忌挤压。 假月经、白带多:女宝会阴处有血或白带,不用在意。 生理性黄疸:正常第3天出现,5-7天更黄,7-10天最迟2周后消失。 需抓紧时间母乳喂养,多吃多喝多尿多拉有利于黄疸排出。 病理性黄疸:ABO血型的父母,24小时内出现黄疸或者15天后还未退,需就医。 其他:葡萄糖粉:不准太甜,助于黄疸排出。 纯母乳不需要喝水。 喂奶没有定量,看宝宝吃完后的状态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新生儿的早期教育》赵艺敏 3岁之前的大脑发育很重要,因此要注重营养,避免病变,并进行早期教育。 大脑发育的3个高峰:孕4-6个月,孕7-9个月,出生后-6个月(要求纯母乳喂养)。 大脑的敏感期:视觉敏感期0-2岁(2岁前宝宝应避免看电视和电脑); 语言敏感期和运动敏感期0-6岁。 大脑的可适应性(可塑性):自然环境:营养摄取; 社会环境:家庭与父母,伙伴,早教机构。 由于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父母要言传身教,宝宝的第一次一定要正确引导。 要多抽时间陪宝宝玩,和宝宝交流。 大脑发育的衡量标准:大运动:指从事的一切运动,从俯卧抬头开始,到爬、站、走、跑。 精细运动:指手眼协调动作,手指灵活性的锻炼。 语言:社会性发展。 认知:学习能力的发展(视力的正常很关键)。 社会行为:指孩子个性(情商),与家庭密切相关,家庭和睦很关键。 新生儿(出生至一个半月)特点:手握拳状; 不舒服、疲倦、饿时会哭; 发出简单的声音; 仰卧时头会转向两侧; 被人抱时感觉很舒服; 能看清20-30厘米远的物品。 早期教育:大运动:每天练习俯卧抬头(空腹或喂奶后1小时运动): 手扶宝宝头颈部让宝宝侧身,然后让宝宝趴下(宝宝会自然侧头),将宝宝胳膊肘部放在胸前,手握宝宝小脚丫,大拇指轻推宝宝脚心。 精细运动:每天练习左右手抓握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物体; 做婴儿抚触(尤其是剖宫产宝宝)。 认知:黑白相间、对比强烈的图片或玩具,距离眼上方20-30厘米水平方向上下左右慢慢移动,让宝宝跟随。 语言:多与宝宝交流,重复模仿宝宝发出的声音,及时回应宝宝的哭声。 社会行为:多亲吻、搂抱宝宝,与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 婴儿(一至三个月)特点:在更长的时间里醒着; 独立使用双手,有目的的抓物品; 可把东西放在嘴里; 能抬头,左右转动; 有效进行伸展和踢腿。 早期教育:大运动:勤翻身,俯卧抬头。 精细运动:拍打吊挂在宝宝头顶的物品,联系手眼协调(如健身架、脚踏琴,42天后可使用),刚开始需要协助宝宝拍打,后来宝宝可以自己碰触。 语言:此时期最重要,多交流,目光要对视,诱导发音,以“a,o,e”三元音为主。 认知:看不同色彩的图片、照片,认识家中固定的物体。 俯卧时宝宝会抬头看。 婴儿(三至六个月)特点:会转身、翻身; 准确抓取、拍打物品;
咕咕、咯咯表达反应、情感; 在支撑物帮助下可坐; 俯卧时以前臂做支撑可以抬头部; 专注听外部声音(喜听不喜讲)。 早期教育:大运动:练习拉坐,扶腋蹦跳(要弯腿起跳),俯卧转身(引导宝宝抬起胸)。 精细运动:练习抓桌上物品(物品要一个一个放,宝宝一个一个抓),有大到小,练习手眼协调。练习双手对敲,倒手。 语言:喜欢倾听,多交流,给宝宝唱儿歌、童谣。 认知:阅读翻页的图书,可以重复性读短故事。 社会行为:参加户外活动,玩藏猫猫游戏。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美素的赠品,买的900克其他是赠品!因为我是双胎所以双份给的!
美素的小和尚袍不错啊!超级喜欢!还有口水巾! 这是我听课赚的奶粉!~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