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5 | 浏览: 611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3743  
宝宝生日
2009-08-08 
帖子
542 
1#
发表于 2011-8-18 16:46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受某媒体访问时,主持人希望我用最简短的话,来表达对"男孩穷养女孩富养"观点的看法,我回以:"男女孩都得穷养与富养,物质层面上要穷养,教导其分辨‘需要’与‘想要’的区别;精神层面上要‘富养’,以培养其拥有‘内秀’的贵族素质。"

  主持人要我做更进一步的阐释,我说了一个发生在我生活中"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故事。

  祥淑父母笃信"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传统育儿理念。于是倾其所有的去"富养"女儿,让她上各种艺术班、领着她去欣赏各种艺术表演、送进昂贵的私校就读、穿戴用品都是名牌高档货…. 无限满足女儿物质上"高贵"的要求,认为如此方可培养她"高人一等"的举止与良好气质。遇有人质疑他们如此"娇生惯养"女儿,是否会让她成了温室中的花朵,丧失独立生存能力?夫妻俩的回复总是呵呵一笑:"女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被人宠爱照顾一辈子,所以做父母的只要尽心把女儿‘富养’得可爱,自然就会有人愿意接下继续‘富养’她的棒子!"认为若是着重培养女儿独立生存的能力,让她变得不够"娇贵",反而会让男人不爱,不愿接下那接力棒呢。

  祥淑果然不负父母所望,长成为一个精雕细琢的美人,并从学校毕业后,立刻嫁入她贵族学校同学的豪门之家,不久便替夫家生了两个事业"接班人",博得丈夫和公婆的宠爱。但就在一切看起来会"幸福一辈子"的当儿, 祥淑丈夫突然罹患了脑瘤,后来虽经手术性命得以挽救,但智力却因此受损,经常连妻儿父母都不识得。而让祥淑备感伤心错愕的是,公婆在她忙于照顾丈夫疾病期间,将丈夫名下所有的财产都转移至他们的名下;后来更以"不要耽误她未来"之说法,强逼祥淑与丈夫离了婚。

  失去婚姻同时因没有谋生能力,而丧失抚养儿子之权的祥淑,只有回去娘家。但父母此时已失去当年"娇生惯养"她的能力与心力,只一心想要再替祥淑找个"接棒人",却谈何容易?因为一般工薪阶层,绝无能力去"豢养"习惯了精致、优越生活,不知如何去过柴米油盐夫妻生活的祥淑;而养得起的,又难以接受祥淑二婚的身分….辗转多年在前夫家给的赡养费将用尽时,祥淑做了某位富商的"小三",又在色衰后惨遭遗弃…..父母"富养"了祥淑前半生,却毁了她的后半生。

  或许你会认为祥淑是极端的例子,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不乏见到一些父母对"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穷"、"富"误解为只是体现于物质条件上,忽略了品格、情感、精神的"富"养,因而养出一群"养大了享受胃口,养弱了能力",离开了可攀爬的大树就存活不了的"菟丝花"。

    加以在现今社会,早已脱离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性别角色的定位,女孩和男孩一样,都要有自立能力和开拓精神,按照性别不同进行穷养和富养以不合于现今良好的教育观,儿女皆需藉由"穷养"来打磨他们的坚强意志、自立自主、勤俭耐劳、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以及"富养"其文化艺术修养,开阔其心胸眼界与仁人爱物的思想品格。


Rank: 12Rank: 12Rank: 12Rank: 12

妈豆
1376  
宝宝生日
 
帖子
220 
唉,真的是养大了享受胃口,养弱了能力

Rank: 7Rank: 7Rank: 7

妈豆
6062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1224 
估计这个文章是杜撰的,真是豪门的话,还在乎多养一个儿媳妇,难看给孙子找个后妈好啊?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19117  
宝宝生日
2010-08-26 
帖子
3664 
额 不管怎么教育 还是让孩子独立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妈豆
23420  
宝宝生日
0000-00-00 
帖子
4601 
我相信这个是个真实的故事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转:“富养"孩子前半生,毁掉他的后半生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