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3970
- 在线时间
- 443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5-22
- 帖子
- 2927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5058
- 精华
- 0
- UID
- 5967421
   
- 妈豆
- 3970
- 宝宝生日
- 2000-07-17
- 帖子
- 2927
|
本帖最后由 七色伽兰 于 2012-5-14 12:49 编辑
一、我个人人为是最重要的,当孩子玩耍事,做出过于危险的行为,比如拿着剪子,水果刀,满屋乱跑!爬到比较高的地方,准备向下跳的时候。这个时候 家长一旦看到一定要即使制止!并加以批评教育!
其实,这正是因为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父母一定要在孩子出现危险行为的时候及时给与制止。如果孩子的这种行为得到了及时制止,孩子就会意识到行为的危险性,从而形成良性的行为模式,建立起自己的“行为疆界”,保证了孩子健康、安全的成长。
二、孩子动手打其他小朋友,对其咬,踹的行为(无论是生气发脾气,或者无心动手)!都要第一时间说NO ,马上制止其行为!第一时间批评交易!
孩子不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所以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为根据的。比如说,他们生气的时候,就会打人或咬人。他们不知道这样给别人带来什么不好,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在他们生气或者遭受失败的时候,这种打或咬的行为会让他们感觉好一点,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进行积极的对孩子说NO。
三、孩子做出违反社会规则的举动。比如:闯红灯,乱扔垃圾,去超市购物不交钱就闹着要吃等。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遵循不同的社会规则,这样孩子才能更快速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一般孩子到了2岁的时候,就可以明白一些简单的规则了。这个时候家长要让孩子明白,游戏有游戏规则,交通有交通规则,当他们违反这种社会规则的时候,父母就会坚定地他说NO,并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如“抢小朋友的玩具是不礼貌的行为”、“红灯停,绿灯行,不能闯红灯”、“乱扔垃圾不是好孩子”等等,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应用规则来教育孩子,让孩子自觉遵守这种规则,这样才会保证孩子在长大以后不会轻易触犯到社会规则。
四、如果孩子每次看到喜欢的东西都吵闹着买,完全不管这种东西自己已经拥有了多少了,这个时候就到了家长坚决。比如,同样一只玩具熊家里已经有很多只了,孩子却依然吵闹着要买一只新的抱回家,还比如吃过了三四支冰淇淋之后还想要吃。类似这种欲求无止境的情形,家长一定要坚决对孩子说NO。
孩子的过度要求基本是父母的不良教育方法养成的,所以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不应迁就或粗暴拒绝,而应该四两拨千斤,用行动告诉他:不合理的要求,我不会满足你,只有你确实需要,我才会满足你。
-
看懂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