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492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小小杜

四年级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妈豆
519  
宝宝生日
2009-06-02 
帖子
99 
1#
发表于 2012-11-9 13:19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随着手机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各大运营商的服务也正在多样化,“存话费送手机”的风暴正在席卷手机市场。只要一次性缴纳足够的话费,就能获赠手机。面对这样的“优惠”,消费者还应算细账,理性消费。
  >手机价格虚高
  前不久,王先生捡了个“便宜”。原来,王先生在一家手机经销广场看好了一款触屏手机,只要预存999元话费,就可获赠。经不住诱惑的王先生当场掏钱,将手机带回家。可过后王先生在其他手机经销市场发现,这款手机卖价750元。按照运营商的条款,王先生选择的手机需要预存999元话费,话费分24个月返还,每月返还40元,最低月消费为80元。虽然每月都得到话费返还,但王先生每月还要补交40元话费。
  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参加“存话费送手机”活动的手机价格比市场价格要高。就拿中兴u880s手机为例,消费者购机时需交549元,而在淘宝网上这款手机的报价才350元左右。运营商所谓的“存话费赠手机”,其实是一边打着优惠的旗号,一边抬高手机销售价格。
  >用户月消费高
  有很多消费者认为,“存话费送手机”活动只需提前支付话费,就可免费使用手机,但实际上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家住南苑小区附近的张女士在今年夏天花了500元话费钱,获赠一部iPhone手机。本以为很划算,可最近她有点后悔。获赠手机时,张女士与运营商签订协议,要连续3年每个月最低消费186元话费,这样算来,张女士3年期间的话费钱就需要6696元。而平时,张女士每月的话费只需50元左右,100多元话费基本用不完,也不能转到下月,只能白白浪费。
  有张女士这种情况的人不在少数,在获赠手机的同时,运营商都会与用户签订协议,要求用户在规定时间内不能停机,也不能享受运营商推出的其他优惠,只能老老实实按月缴费。运营商的这种“规定”一定程度上捆绑了消费者的消费意愿。
  消费者在选择“存话费赠手机”活动时,一定要量力而行,看清条款里的每月最低消费金额、预存话费金额、每月返款金额、手机购买金额等,不要因为贪图一时便宜,反而消费更多。
                                                                                                                                                                  转自《生活日报》
我办了个存799话费送手机的,看来也着道儿了。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37441  
宝宝生日
2009-01-29 
帖子
8299 
如果平时话费少的话,这种不合适,还不如直接买一个呢~
小小杜

四年级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妈豆
519  
宝宝生日
2009-06-02 
帖子
99 
回复 落雪飞花lily 的帖子

是呀,被捆住了。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674  
宝宝生日
2007-08-01 
帖子
874 
根据套餐推测这个是电信的活动。按照我的经验来分析一下,个人之谈,纯属探讨哈。
其实999那个手机市场价750我觉得还比较合理的。 关键要匹配两点。一个是看自己想要个大概多少价位的手机,另一个是选择合适自己的套餐费用。不能不管自己的实际通信需求而盲目地追求高端手机。比如说,对于楼主来说,50元是个杠杠,每个月50元话费,买手机的费用就要750+50*24=1950,而实际是用了999+40*24=1959,这样就是说,只要消费者每月费用在50元以上选择预存话费送手机就挺合适的。当然如果消费低于50就不合适了。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存话费送手机”说道儿忒多 消费时要理性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