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2798
- 在线时间
- 60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2-5-5
- 帖子
- 516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7631
- 精华
- 8
- UID
- 7776033
   
- 妈豆
- 2798
- 宝宝生日
- 2012-08-28
- 帖子
- 516
|

本帖最后由 zihuatanio 于 2015-5-27 13:06 编辑
她娘总喜欢胡编乱造的“说书”
下楼,如果电梯1楼不是她摁的,必须要上去重新摁一遍;去厕所,如果厕所灯不是自己打开的,必须关上重新开;吃草莓,如果麻麻摘草莓把儿的时候不小心摘下一块果肉顺便放进了自己嘴里,必须吐出来重新“按上”……
执拗敏感期和完美敏感期总是手拉着手一起走来。前两天凡希感冒引发肺炎咳嗽吃药的时候,倔强哭闹的拒绝的时候,凡希麻麻只知道她的执拗敏感期升华到了新阶段。可是前天晚上给她讲故事的时候,凡希麻麻才顿悟她的完美敏感期来了。
当亲子阅读遇上chunv座宝宝
那天晚上,麻麻有些困,不想拿书给凡希讲故事了,便搂着她闭着眼睛瞎编后羿射日的故事。刚开始说因为太阳太多把花儿都晒坏了的时候,她很有爱心的的回应说“给浇浇水吧”,讲到后羿背着一把弓箭爬到山顶将一个太阳射下来的时候,她就已经迷迷糊糊要睡了,但当妈妈说“吧嗒,太阳掉到了地上”,她忽然大哭,闹着喊“不掉下来,放上去,放上去,把太阳放回天上去”,后来妈妈答应了把太阳放回去,又抱着安抚了一会儿才睡去。
过了几天,妈妈给她读新买的绘本书《月亮的味道》。故事讲的是,小动物们一个站在另一个的背上去摸调皮的月亮,最后圆圆月亮疏忽大意被小老鼠一口要掉了一大块,并分给了其他小动物,吃的只剩一弯月牙了。讲到小老鼠要掉一口月亮的时候,凡希就哇哇的哭了,眼泪哗哗的,喊着“妈妈按上,拿胶带粘上,不让小老鼠咬”,一边心疼的摸着圆圆的月亮。
这时候,凡希麻麻才真的发现,凡希的完美敏感期来了,而这两个故事恰恰触动了她超级chunv座完美的敏感神经。尤其是绘本上的月亮有眼睛有鼻子还能跟小动物调皮的往上跳,这么一个她喜爱的生物被咬掉以后,她的内心是非常痛的。麻麻只能一边安抚一边讲道理,慢慢的她会摸一摸月亮然后心痛,但不再哭闹。
正儿八经拿书读VS关上灯安静的对话
凡希麻麻对凡希的读书兴趣培养不太够的。虽然一岁左右的时候就开始看着篮球杂志兴奋,但直到两岁半的时候,凡希都是调皮的,拿来书当玩具,偶尔也会撕书,看小熊绘本也是喜欢的认真听听,不喜欢的就飞速的翻书,看看后面的画就把书一放,自己玩了,基本不会听麻麻认真讲。
后来麻麻觉得,读书,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让妈妈的描述在孩子的脑海里形成画面,也形成一种亲密沟通的模式。与其追求那种正襟危坐的想象中的温暖场景被她弄得焦躁不已,不如来构建孩子的内心图景。所以我们就关上灯,凡希麻麻编织故事,小马过河啦,人鱼公主啦,渔夫和金鱼啦,想起什么就讲什么,讲的过程中经常被打断,或者被迫改故事情节,但对话着对话着就睡着了。对于灌输知识的“睡前功课”来说,这种互动模式其实是更好的“阅读”。
每天讲N个故事vs只讲一个故事
在春节后,两岁半的凡希渐渐得喜欢上了书,每次睡觉前都会点名要她想让妈妈读的书,然后有模有样的坐在妈妈腿上认真的看绘本。
昨天晚上,凡希粑粑给讲小熊绘本《午饭》,我再屋外洗漱听见了。正处于对自己用勺子筷子吃饭处于狂热阶段的凡希,看着美味的午饭口水都要流出来的感觉。讲完一遍催着爸爸再讲一遍,听着讲了得有四五遍后凡希粑粑就不耐烦的开始把她的注意力往别的方向转了。
有时候也会有这种情况,麻麻讲完一个后自己都快困了,凡希还要求再讲一个,再讲一个,而且越讲越兴奋,麻麻只好换挠痒痒等安抚入睡的手段。
有专家说,睡前故事应该辅助孩子安然入睡,让他们把故事带入梦乡,大脑和心灵在梦里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而辅助孩子入睡的最佳手段就是重复性故事。妈妈在讲述重复性故事的时候,孩子马上就能预见下一个情节是什么,大人可能觉得无聊,但对孩子来讲是建立安全感的很好途径。但是我们都还没有达到这么个阶段,应该是乱翻书到认真阅读的过渡阶段。
PS:故事的意义在哪里?
凡希麻麻讲故事的时候一般不会对故事做一些繁琐的解读,只是偶尔的会做个提问互动。而凡希粑粑看到小熊分给别人午饭吃的时候,则会问,凡希上幼儿园后也把午饭给小朋友尝尝好不好,得到“好”的回答,便很高兴的继续讲。
在凡希麻麻看来,这些回应其实只是懵懵懂懂的被暗示的回答而已,并不是她真正的感受到了分享的乐趣,在实际行为中是很难回想到书上的“教育”的。
讲故事的时候不应该告诉孩子故事在讲什么道理,也不要告诉孩子故事的意义是什么,讲给孩子听,让孩子自己理解就好了。孩子的心灵是单纯的、透明的,他们说不出口,但会本能地从故事里汲取养分。我们没必要拷问他们,更何况我们想当然的意义其实根本不靠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