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8 | 浏览: 847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9133  
宝宝生日
2009-06-15 
帖子
1066 
1#
发表于 2010-4-20 21:1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头茬香椿芽格外的香

[ 本帖最后由 静轩宝贝 于 2010-4-20 21:18 编辑 ]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9133  
宝宝生日
2009-06-15 
帖子
1066 
1楼 初春时节,香椿上市。香椿的营养丰富,春季新枝嫩叶口感最好,味道也清香扑鼻,但吃前要注意,最好用开水烫一下,避免亚硝酸盐中毒。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功效;它的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开胃的作用。香椿还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现代营养学研究也发现,香椿有抗氧化作用,具有很强的抗癌效果。 香椿在吃法上有很多,炒、拌、蒸、炝都可以。典型的菜肴如北方的“香椿拌豆腐”、四川的“椿芽炒鸡丝”等。至于陕西的“炸香椿鱼”,更是负有盛名的传统菜。 需要注意的是,吃香椿前要用开水烫一下。有资料表明,平均每公斤香椿中含有30毫克以上的亚硝酸盐,老叶中更是高达每公斤53.9毫克,容易引发亚硝酸盐中毒,甚至诱发癌症。试验结果发现,用凉水洗过的香椿中,亚硝酸盐含量为每公斤34.1毫克,而用开水烫后仅为每公斤4.4毫克。所以,香椿还是用开水烫后再吃最安全。 香椿,又名香椿头、香椿芽,是早春上市的树生蔬菜。早春的香椿头无丝,有浓郁的香味,尤其以山村农家小院中的那种野生头茬香椿芽为最佳。 香椿的营养价值较高,除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外,还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铁、磷、钙等多种营养成分。祖国医学认为,香椿味苦、性平、无毒,有开胃爽神、祛风除湿、止血利气、消火解毒的功效,故民间有“常食香椿芽不染病”的说法。现代医学及临床经验也表明,香椿能保肝、利肺、健脾、补血、舒筋。如香椿煎剂对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用鲜椿芽、蒜瓣、盐捣烂外敷,对治疮痛肿毒有较好疗效;民间用香椿煮水服用,治疗高烧头晕等病;据说,对当前正在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也有一定的预防治疗作用。 香椿的食用花样繁多,根据不同的地域和个人的口味爱好,以及饮食习惯都会变化出不同的吃法,最常见的有盐淹香椿、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香椿拌鸡丝、油炸椿芽鱼等。将洗净的香椿和蒜瓣一起捣成泥状,加盐、香油、酱油、味精,制成香椿蒜汁,用来拌面条或当调料,更是别具风味。
布布妈团长编号:mw10016

白银长老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妈豆
74954  
宝宝生日
2009-10-11 
帖子
35464 

拍卖

俺也爱吃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10895  
宝宝生日
2007-04-25 
帖子
1431 
我家也常常这样吃
团长编号:mw10047硕硕妈

博 士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32542  
宝宝生日
2006-09-23 
帖子
8509 
前天老公单位发了一些,我们是炸着吃的,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3789  
宝宝生日
2010-08-29 
帖子
666 
为什么我几周前买的香椿芽, 好多是红色的啊亲

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Rank: 19

妈豆
9133  
宝宝生日
2009-06-15 
帖子
1066 

回复 6# 的帖子

亲 用开水烫了以后就是绿色的了

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Rank: 21

妈豆
33884  
宝宝生日
2009-05-20 
帖子
11108 
刚吃了

Rank: 5

妈豆
270  
宝宝生日
2009-10-09 
帖子
52 
俺也喜欢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好吃又营养的香椿芽炒鸡蛋来喽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