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46444
- 在线时间
- 2124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2-11
- 帖子
- 15846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91061
- 精华
- 2
- UID
- 2950081
     
- 妈豆
- 46444
- 宝宝生日
- 2008-08-18
- 帖子
- 15846
|

有些幼儿看起来很健康,可就是走起路来左右摇摆,活象鸭子走步,这应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因为这种步态说明孩子可能患了一种先天性髋脱位的疾病。父母在为新生儿换尿布时,如果发觉孩子大腿不易分开,发现大腿皮纹和臀部邹折不对称,邹折增多及上移,或者两侧臀部及外阴部增宽,大腿较短,小腿相对显长,轻轻拉患儿下肢时感到股骨头的滑动或弹响,应立即去医院检查。250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即股骨头不在髋骨臼窝里,或容易从里面滑出来。此病有家族遗传特点,女孩发病比男孩多。该病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均发现髓关节一侧或双侧脱位或不牢固,关节周围的纤维囊软弱,或骨臼窝狭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良好。婴儿出生后应注意检查,发现畸形立即治疗,争取在小儿走路之前复位。因这时肌肉和韧带都比较松弛,且多属于脱位前期或半脱位,复位后股骨头在髋臼内可刺激髋臼发育。(1)1岁以内,一般采取保守疗法,将髋关节放在外展位以复位。无论单侧或双侧脱位都要外展双髋。患儿多在门诊治疗。初生儿至3个月可使用外展枕垫,有三角形髋外展枕垫或梯形髋外展枕垫,后者外展髋部的角度可以更大些。3个月以上稍大小儿,可用支具及牵引法复位。支具包括“⊥”形木板或铝制支具,二者都需量体制作。支具要用泡沫塑料垫或人造革面厚垫垫好,使患儿舒适。木制板简易、经济,而铝制支具轻便,会阴部更便于护理,且可调节两腿外展度,逐渐外展,避免暴力。牵引法:是用牵引外展两下肢的方法复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是水平外展牵引架直腿牵引,一是悬吊外展牵引架屈髋牵引。(2)1~3岁小儿多采用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疗法。此类患儿不需住院。治疗分三期进行。第1期内收肌切断闭合复位。然后将双侧长腿屈膝90°,石膏放在髂外展位,用一条木棍支撑两腿,以维持外展位。第2期换蛙式石膏为双侧髋人字石膏并内旋患肢。第3期改双侧髋人字石膏为双侧小腿石膏,从膝下到踝以上,分开22下肢于外展位。治疗每期为3个月,9个月为一疗程。这一阶段的护理主要是石膏固定的护理。由于病人不住院,应嘱咐家属密切注意包扎石膏肢体的血运,发现问题后急速来医院检查。(3)3~7岁的治疗方法是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常做的手术是髋臼成形术、关节囊周围截骨以及髋骨截骨术。对年龄较大、脱位较高的患者,术前必须先切断内收肌、髋腰肌,然后进行股骨下端骨牵引,把肌骨头拉到髋臼水平,再进行复位。术后用髋人字石膏固定6周。(4)8岁以上小儿、12岁以前有条件者仍可争取解剖复位。12岁以后只做内移截骨或异位髋臼再造术。骨盆支撑截骨,术后髋人字石膏固定,固定4~6周。一般去除固定半年后,可开始下地,不负重至逐渐负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