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13405
- 在线时间
- 545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9-7
- 帖子
- 1916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11810
- 精华
- 3
- UID
- 3084869
     
- 妈豆
- 13405
- 宝宝生日
- null
- 帖子
- 1916
|

昨天下班后,带儿子到楼下玩,随便转转。白天上班,一天见不到放放,所以,晚上下班后的时间我基本上都是交给儿子的。儿子现在大了,在家呆不住,总是嚷着“玩去,开门,戴帽帽”。我们这附近没什么公园,孩子玩很不方便,就随便在马路边走走。我没有选择推车(是因为懒得去取),就是抱抱走走。抱累了,就让他自己下来走,小家伙现在基本上不走,都是小跑的,看到什么都兴奋,遇到感兴趣的怎么拉他走他都不走,走累了,就要求“妈妈,抱抱”,我就开心的把他抱起来,一边走一边指着路边的建筑给他看,边走边聊。这是一次很平常的散步,以前没有注意,这次我却突然醒悟了什么。以前带儿子出去,推着小车的时候,基本上跟儿子就没有边走边聊的现象,儿子只是坐在小车里,自己茫然的看着一切,回家后问他出去玩看到了什么,他也吱吱呜呜说不出。可是当我抱着他,跟他边走边聊的时候,他就特别兴奋,看到什么都告诉我:“红灯”“高楼”“大汽车”......回家后问他去哪玩了,他指着外面说“去那玩了”,问他看到了什么,他也说得头头是道。从这次散步中,我总结出:带孩子出去玩的时候,如果不是很累,还是抱着孩子,不要总把孩子放在车里,当然我是指小一些的孩子,3、4岁的就不能这么老抱着啦!有些人担心这样会惯坏孩子,养成出门就让抱着的毛病,我不认为这样,因为我儿子只要是他兴致好的时候,是不要求抱的,即使抱着他,他也挣扎着说“下地”,要求自己下去走,不想走了才说“抱抱”。而且,我觉得孩子在会走了以后,还是会有一段出去的时候总是要求“抱抱”的阶段,每个孩子几乎都这样。这不是养成的坏毛病。如果总是把孩子放在推车里,大人是省力了,可是跟孩子的交流少了,别忘了带孩子出去玩就是让孩子认识玩面的世界的。我看到很多大人,自己聊着天,把孩子放在推车里,也不跟孩子说话,我觉得这样是很不好的。我现在每天晚上临睡前的一项必做工作就是,跟放放一起回忆白天他做的事情,比如,跟奶奶去哪玩了,玩什么了,看到谁了等等,放放每次都很认真的回忆和诉说,虽然有时可能把以前看到的也当成当天的说了。每次抱着他散步,我都会给他讲看到的一切,甚至念广告牌上的字,他都非常愿意听。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放放说话不算早,人家六七个月就会喊“爸爸、妈妈”了,他到九个多月才会,但是他后来的进步非常快,一岁的时候就会说很多两个字的词了,现在一岁半,能说很多句子了,能跟大人进行简单的对话,经常有惊人之语,比如:×××找不到了?哪去了?妈妈找找。爷爷扫地呢!妈妈打屁股。妈妈班班挣钱钱。.........我想这就是我们大人经常跟他交谈产生的效果。
昨晚回家后,婆婆看到放放脸上有一道红印,就问他怎么了?放放竟然说:“妈妈打的。”我晕,这家伙谎报军情,奶奶又问了一遍,他又改口说:“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