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闺女在幼儿园拍了毕业照,看着宝贝的毕业照一边感叹时间过得好快,一边开始忧虑读小学该怎么办。跟周围的很多同龄的宝妈们交流,很多家长都开始变得慌乱焦躁,有孩子在幼儿园上课之余在外读专门的幼小衔接班的,有父母自己在家里给孩子加课辅导的,有说小学刚进校老师就喊学生自己写字抄作业的,有说孩子一年级就做几个小时作业的……当耳边不时接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我想每个父母都很难淡定。
我问了身边很多家长,到底想让自己的孩子走怎样的路,是不是都想让孩子当学霸。绝大多数回答都是否定的,其实家长们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过个快乐无忧的童年,幼儿园放开玩,读小学了该学习的时候再静下心来学习。然而现实却非家长所愿,因为如果真的在读幼儿园期间放开玩,什么都不学,那和小学想要无缝接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我记得我们80后读小学的时候,一年级基本上就是学前班,老师的职责就是转换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们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先教拼音——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学的拼音歌是怎么唱的。学完后再教拼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能达到拿着一本拼音读本,自己就算不认识里面的字也能根据上面的注音把这本书里的每句话通顺流利朗读出来的程度。拼音学完了,教笔画,点横竖撇捺弯钩这些,之后才开始教认字、写字;高年级了开始要求写日记、写作文;读初中才开始学英语。学知识就应该是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然现在的小学教育改革之后一开始起点就拔得很高,一年级拼音和英语同时开学,学生很难不混淆,而且据一年级的家长反映,拼音教的很快,不像我们当初那样一学期才学完,最多个把月就把所有的拼音灌完,貌似默认孩子们在幼儿园都已学过。但其实公立幼儿园是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给孩子减负,拼音、写字、数学是一概没教的,所以孩子们一到小学来就只能懵圈了。另外,在拼音都还没有吃透的基础上,学生们就已经开始认字写字了,而且至少要达到会把老师布置在黑板上的作业抄在作业本上的程度,不然当天的作业可都没法完成了。
正是因为现在的小学和幼儿园沟壑如此之大,所以父母们才倍觉压力山大,又怎能不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