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二宝他妈16 于 2018-4-25 10:49 编辑
如何给宝宝选择适合的益生菌? 很多宝妈在孩子出生前都会采取全方位的手段获取各种各样的育儿知识,互联网是最重要的渠道之一。但由于网络上发帖人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程度各有不同,导致很多知识不是叙述笼统就是缺乏依据,给宝妈们带来了很多疑惑。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事,模糊不得。作为专门向大家普及微生物群落相关知识的账号,我们有责任将最专业最权威的知识分享给大家。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了宝宝选用益生菌的注意事项,希望对各位宝妈有用。
很多宝妈都知道益生菌能够有效地缓解儿童便秘、腹泻、过敏等一系列的症状,但是大多数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益生菌虽好但在选择的时候也有很多技巧在里边,甚至有的孩子根本就不适合食用,以下三个知识点都是选择益生菌前宝妈们重点关注的方面。
选好产品的三要素 现在市场上的益生菌产品琳琅满目,商家都号称自己的产品最有效,可有没有效到底是什么决定的呢?
1、国家认可的才有质量保证
目前世界上的益生菌产品大概可分为三类:药品、保健品、普通食品。药品的批号是“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号是“健食字”号,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小蓝帽”标识,普通益生菌食品的外包装上往往会标注“固体饮料”字样,相关证明也只标注了执行标准和生产许可证号。 获得“国药准字”和“健食字”批号的产品是国家认可的,其中的添加剂较少,可信赖程度高,安全性有保障。 尽管普通食品类的益生菌产品没有取得“国药准字”和“健食字”批号,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实际的效果。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生产标准达到国家要求都可以购买。
2、没有菌株号的益生菌都是“耍流氓”
每个益生菌都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在购买产品是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嗜酸乳杆菌A01和嗜酸乳杆菌B02,二者同属于嗜酸乳杆菌这个菌种,但由于它们名称后的小尾巴,也就是“身份证”不同,直接导致了不同的作用。而且,就目前益生菌行业来说,凡是带有属于自己“身份证”的菌株都是某些企业的专有菌株,拥有国家承认的发明专利,在购买产品的时候可以向销售员询问产品的专利号,让自己更加安心。
3、不谈数量和活性的益生菌都不能买
益生菌的需要量与肠道正常菌群缺失的程度和有害菌数量有关。每天19—20亿益生菌被认为是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最低限。同时,益生菌必须是“活的”,才能起到健康作用,这是益生菌产生功效的基础。益生菌是有生命的,活的微生物,从生产(包括菌种的筛选、生产环境、包装等)、在货架待售、食用后通过胃酸、胆汁等极端环境到达肠道—这层层考验均会消耗益生菌的活性,只有通过这些关卡并且在肠道定点繁殖存活的益生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要特别注意商家在销售产品的时候有没有提到确保益生菌活性的技术。否则,单一的益生菌几乎无效。
益生菌是把双刃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益生菌的效果虽然很好,但也并不需要时时刻刻补充,使用不当甚至还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1、在我国,婴儿有专有菌株可供选择
目前,我国在针对婴幼儿的益生菌使用上具有严格的年龄限制。2016年,国家卫生计发布的允许用于婴幼儿的菌株有9种,都是在国内外应用历史较长,使用人群较多,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明确的菌株。它们分别是发酵乳杆菌CECT5716、短双岐杆菌M-16V、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嗜酸乳杆菌NCFM(现1岁以上的儿童使用)、动物双歧杆菌BB-12、如双歧杆菌HN019和Bi-07。
2、婴幼儿补充益生菌,还分年龄段 就算是通过国家规定的益生菌,给婴幼儿补充的时候也需要格外的留意,婴幼儿专用的益生菌也分年龄段。像前文提到的嗜酸乳杆菌NCFM就必须1岁以上的儿童使用才能使用。嗜酸乳杆菌NCFM会产生D-乳酸,1岁以内的婴幼儿,特别是出生1周内的婴儿,身体代谢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无法代谢D-乳酸,只能通过尿液排出体外,过多的D-乳酸会对这些婴幼儿产生毒性,引起酸中毒。
3、益生菌里的添加剂要格外留心
婴幼儿益生菌产品添加剂有严格的限制,在我国现行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和《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中,就规定木糖醇、乳糖醇、硅酸钙、三氯蔗糖、甘露醇、二氧化硅、香兰素,以及牛磺酸、葡萄糖酸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营养强化剂不允许添加到婴幼儿食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