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豆
- 35583
- 在线时间
- 815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6-4
- 帖子
- 5969
- 阅读权限
- 31
- 积分
- 33416
- 精华
- 4
- UID
- 2953160
  
- 妈豆
- 35583
- 宝宝生日
- 2009-11-06
- 帖子
- 5969
|

根据欧盟新规定,成员国将从今年3月1日起禁止使用含双酚A的塑料生产婴儿奶瓶,并从6月1日起禁止进口此类塑料婴儿奶瓶。双酚A究竟是何物质?它对人体有何危害?
美国一家环保组织在密苏里大学进行了一项最新研究,研究人员化验了当地5种畅销品牌的塑料奶瓶,发现全部含有可能致癌的化学物“双酚A”(Bisphenol A)。这5种品牌奶瓶分别为新安怡(AVENT)、布朗博士(Dr Brown's)、倍得适(Playtex)、Evenflo、嘉宝 (Gerber)奶瓶,但没有列举化验所选的具体款式。研究报告表明,老鼠实验显示BPA可影响生殖系统,属可能致癌物质,可致肥胖、过度活跃症、免疫系统失调、儿童性早熟等。
双酚A(简称BPA),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工业化合物之一,是制造包括婴儿奶瓶、水瓶、其他食品和饮料容器等坚硬和透明聚碳酸酯塑料的关键物质。聚碳酸酯塑料在婴儿奶瓶等商品的制造中非常有用,因为它们具有耐用、轻巧和防摔等特性,如果没有 BPA,奶瓶就无法具备这些特性,这种化学物质可以从塑料中分离出来。但目前国际上没有就产品中的BPA含量建立共识标准。
当时曝光的新安怡、布朗博士、倍得适、Evenflo和嘉宝等5个品牌一下子就被媒体推到了“风口浪尖”,“双酚A”作为热点关键词开始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报导的文章中,当时的专家声称此类奶瓶持续加热后会有化学物质双酚A析出,而双酚A属可能致癌物质,也可能导致肥胖、过度活跃、免疫系统失调、儿童性早熟等。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简称FDA)终于也坐不住了,前不久又“旧案重提”,对外宣布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瓶中所含有的双酚A或许存在安全隐患,并将投入3000万美元用于开展动物和人体试验,在未来的18个月到两年之内就双酚A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奶瓶可能会析出“双酚A”,而“双酚A”对宝宝们又有怎样的毒害作用呢?妈妈们要如何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为宝宝的健康安全护航呢?
妈妈疑问:究竟什么是“双酚A”? 双酚A(Bisphenol,简称BPA)主要用于生产聚碳酸酯(PC)塑化产品,添加双酚A可以使塑料产品具有无色透明、耐用、轻巧和突出的防冲击性等特性,目前有部分婴儿奶瓶、儿童玩具添加了双酚A。双酚A类似雌激素,是一种环境荷尔蒙,2007年美国有三十八名科学家在生殖毒物学网站中指称,塑胶制品中析出的双酚A,可能导致人类生殖道器官病变,婴儿和胚胎尤其可能受到危害。
正反PK:对人体有害或证据不足? 部分研究发现,双酚A对动物产生有害作用,但美国的卫生官员仍然认为,目前尚没有证据足以表明双酚A对人体有危害。 美国FDA副局长约翰·沙夫斯泰因博士(Joshua Sharfstein)在前不久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如果我们认为它是不安全的,我们将加强对它的监管。” 其实,在美国双酚A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激烈争论,代表制造和使用双酚A公司的美国化学理事会(American Chemistry Council)发表声明说,双酚A是安全的,同时赞扬卫生部门认定没有证据表明它对人体有危害,但也表示:“我们感到失望,卫生部门提出的建议可能会让消费者有所担心,并且这些建议不是很合理。”
行业现状:“双酚A”仍被广泛使用 聚碳酸酯(PC)塑料在婴儿奶瓶等商品的制造中非常有用,因为它具有耐用、轻巧和防摔等特性,如果没有双酚A,奶瓶就无法具备这些特性。除用于制造硬塑料外,它还用于制造食品袋和饮料瓶。而且,补牙和修牙时用作臼齿咀嚼面的加封层中也含有这种成分,其中还包括用来防止儿童龋齿的一些加封层。目前,“双酚A”仍被广泛使用。
小编支招:如何识别“双酚A”奶瓶? 尽管FDA的研究报告还没有出来,“双酚A”安全与否也未能说清。但是,中国有句古话:叫防范于未然,宝宝的健康问题可不能在或有或无的危险中徘徊犹豫。 细心的妈妈们很容易就发现,平时我们经常饮用后的矿泉水瓶,只要将它翻转倒置,可以在瓶子的底部发现一个三角形符号,三角形里面有“1”的数字,这个编号就代表了一种塑料容器,“1”就是代表矿泉水瓶的制作原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这个与我们平时使用身份证的道理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本次事件的主角“双酚A”密切相连的聚碳酸酯塑料(PC),就是“7号”塑料瓶。所以,妈妈们只要将宝宝的奶瓶翻转倒置,仔细观察底部的数字,您就可以轻松辨别宝宝目前使用的奶瓶是否是可能会暴露双酚A的“7号”聚碳酸酯(PC)塑化产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