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4 | 浏览: 519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最爱糖果果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4743  
宝宝生日
2012-04-12 
帖子
645 
1#
发表于 2011-12-23 17:00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晴格格! 于 2011-12-23 17:58 编辑
小编有话说:现在各种各样的电热水袋充斥市场,价格真的不贵。但是网友微爱1002提醒我们,三无产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作为孕妈,生活用品的安全是第一要素,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下在哪里买电热水袋比较安全?除了用热水袋,还有哪些取暖方式呢?



一下是转帖,大家看看吧

相比传统热水袋,插电式热水袋因使用方便受到很多消费者喜欢,面对五花八门的热水袋,销售者都信誓旦旦地称质量有保障,但记者调查发现,插电式热水袋带来的问题还真不少。
  济南市民李先生介绍,一年前他朋友购买了一个电热水袋,前不久,他拿来使用。一天夜里,他的颈部和肩部开始疼痛,于是他插上电源对热水袋进行加热。大约过了10分钟,只听到“砰”的一声,李先生的肩部和背部便开始剧烈疼痛,原来是正在加热的热水袋爆裂了,溢出的开水烫伤了自己。后来他找到热水袋的包装盒,发现上面厂家名称、地址、合格证及使用说明等信息统统没有,即使自己想维权也找不到对象。
  今年冬天,消费者金某在某摊位上购买了一只电热水袋,价格20元。第二天中午,她第一次使用该产品,听到加热时有异响,就去拔电线插头,没想到热水袋忽然爆裂,沸腾的热水烫伤了她的脸部、胸部及右手臂,被家人送到医院治疗。经调解,金某获得赔偿28000元。记者在“百度”输入“电热水袋爆炸”字样,搜到相关结果约93600个。
  据了解,电热水袋分为电极式和电热丝式两种,其中,电极式热水袋因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早在去年8月就已被禁止销售,但记者发现,这样的产品在很多市场和摊点上仍旧可以买到。日前,记者在济南市某小商品城看到,天线宝宝、灰太狼等各种造型的电热水袋琳琅满目,价钱大多在二三十元左右。一名销售人员指着包装盒上一处白色块告诉记者,这是产品合格证,记者发现,这所谓的“合格证”竟然是在包装盒上的一个白框内打印上”合格证“三个字,而其他的一些电热水袋也没有合格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销售人员,竟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销售的热水袋是电极式还是电热丝式,对电极式热水袋早已被禁售一事,销售人员更是一头雾水。
  对于电极式热水袋和电热丝式热水袋的区别,专家解释道,电极式热水袋的加热装置是内置的金属电极,连接着外置充电插口。因电极和热水袋中的液体直接接触,而且没有温控装置,通电后很容易引起短路或爆炸,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电热丝式热水袋的发热装置是包有绝缘材料的发热线圈,不会直接接触液体,所以工作模式安全得多。在购买时,消费者可以挤压热水袋,如果可以摸到内部有一个直径约七八厘米的线圈状装置,就是电热丝式热水袋,相比而言,电极式热水袋内的发热体要小得多,摸起来像一个方形塑料块。行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电热水袋时,应尽量选择有合格证明、标牌齐全、有检测报告的电热丝式热水袋,并索要相关票据。

A00305

高 二

Rank: 15Rank: 15Rank: 15

妈豆
4585  
宝宝生日
2010-11-02 
帖子
864 
回复 微爱1002 的帖子

我是在家乐福买的,价格贵很多,但是图个安心吧
最爱糖果果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4743  
宝宝生日
2012-04-12 
帖子
645 
最爱糖果果

大 本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妈豆
4743  
宝宝生日
2012-04-12 
帖子
645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孕妈注意啦~济南禁售电极式热水袋仍在卖 “三无”产品存隐患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