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ihuatanio 于 2014-6-25 22:05 编辑
一天晚上,粑粑麻麻带着凡希去逛恒隆商场坐公交回来的路上,凡希睡着了。望着她 委屈的小脸,粑粑突然说“凡希越来越没有灵性了”.凡希麻瞬间紧握拳头,横眉冷 对凡希爸,你敢说我闺女没灵性?你竟敢说我闺女没灵性?我打死你我!
当然,上面是笑话。当时的真实心情是,麻麻内心震了一下。想起在商场里,看到满 眼的新鲜东西,新衣服,滑梯,凡希眼睛里不是兴奋,却是胆怯的神情,麻麻心里有 些痛,有些愧疚。
这个月的照片确实少的可怜,又感觉没了灵性,就没拍的欲望了。
纠结
凡希麻麻自信是一个比较有主见,自制力很强的人,但也经常会陷入纠结、焦虑,自 责的漩涡。比如月子里,纠结着要不要听月嫂的话自暴自弃承认奶不够,放纵的给奶 粉;上班后纠结要不要听妈妈的话,跟小侄子当年一样,甩手直接让奶奶管理,麻麻 好专心致志工作;一岁半后又纠结是否听周围人的劝说断奶自我放松下。
几乎养孩子的每个细节都会引来各种纠结,因为我们在做妈妈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么细 节的问题,而且对自己的每个决定会对孩子带来的影响是这么的不确定,以至于不敢 做决定。跟许多新妈妈交流,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睡头呢?孩子老哭 要不要抱着睡?婆婆给孩子把尿到底要不要阻止呢?晚上回家晚了会不会带回“脏东 西”影响孩子健康呢?孩子发烧了到底要不要第一时间送医院呢?
于是,我们病急乱投医,而集万千智慧于一身的“度娘”给我们的结果让我们很失望 --纷繁复杂、众说纷纭、眼花缭乱。让一个怀胎十月、刚刚分娩、身体上疲惫心理 上求关爱的妈妈来学习,分析,判断这些信息,来与婆婆、妈妈、月嫂的观点进行对 抗,来努力寻求一个不太适应爸爸角色的老公的支持…
嗯,打住了,不说了,太悲惨,都是泪…各种纠结。
凡希的最爱,球。有球万事足。。。
焦虑
与“纠结”相伴而来的“孪生”情绪是--焦虑。
粑粑麻麻后来总结,凡希的胆怯来自于近期见识过少,被奶奶圈养所致。于是决定多 带凡希坐公交出去玩,你还别说,性格果真活泼开朗了许多。坐在母婴专做上,小姑 娘盯着上车的人挨个喊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获得表扬后,捂着小脸,表示羞涩,让车 上的人忍俊不禁。
一天,看见一位4岁左右拽着妈妈衣角的小姑娘上了车,凡希兴奋得喊“姐姐,姐姐” ,而这个姐姐却只顾着拽着跟她一同上车的妈妈的衣角哭哭啼啼说话。这位妈妈则烦 躁的喊“别乱动!”“坐好!”“再唧唧歪歪把你舌头割掉!”然后非常疲惫的躺在 座椅上闭目,没看到旁边女儿垂下头低眉的瞬间,乖巧又忧郁惹人怜。
很多国外的育儿专家说,中国的妈妈太焦虑。
在压力大的时候,凡希麻麻也跟凡希粑粑吵架,也嚷着“我要离家出走”“把凡希扔 回老家”之类的口号,但说实话,内心其实从来没动过这种念头。
抑郁
再回到去恒隆的那天晚上,坐在公交车上,想到凡希刚出生时安安静静的那种空灵的 、纯净的眼神,又看看被怀里奶奶扎了两个小马尾委屈的睡着的孩子,想起她胆怯得 看着小朋友玩滑梯的眼神,麻麻深切的觉得最近忙于工作,真的对她少了陪伴,少了 关心。难免又会对自己的工作态度、生活态度产生怀疑,甚至对自己的时间观人生观 产生动摇。
可凡希麻麻本是个正能量的人,负能量过多后会自责,还会主动寻求释放的途径。于 是,以各种“精神胜利法”来劝慰自己,跟自己对话:“哪个妈妈没动过做全职看宝 宝的念头呢”“没有不吵架的夫妻是吧”“婆婆这个群体本来就不是好惹滴”.
再不济就是找各种途径倾诉,找亲友,找同学,找同事,找济南妈妈网,找母乳喂养 大本营。可这些也只不过是倾诉而已,获得了认同又怎样?帖子置顶加精上了首页又 怎样?这种乱七八糟的琐事最终还是被说成“狗咬狗一嘴毛的活该”.
那个超生游击队的爹地张艺谋说,自个儿家里的事把路人拉来做解释,是很伤自尊心 滴。
哎,这又回到了人生观的问题,自我安慰不管用,找人倾诉没效果,只能坐等抑郁的 肆虐么?
为母则刚
纠结源于内心的不自信,焦虑源于对未来状态的恐惧,抑郁源于现实中诸多问题的自 责。其实吧,归根结底,还是内心不够强大。
偷偷的告诉大家啊,经过凡希妈这近20个月的苦心研究琢磨,调制除了打败“纠结” “焦虑”“抑郁”三个小怪兽的秘方。当然,这秘方还比较粗糙,还需要自己手动对 症烹制。
1.知识改变命运。
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后,说,你二十岁恋爱,二十五岁结婚,三 十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此人先惊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岁, 博士,光棍,木有恋爱。先生闻言,略微沉思后说:“年轻人,知识改变命运啊。”
嗯,这个段子大家都听过了。这个拼爹时代,以80后为首的太多人不再相信“知识改 变命运”了。可人家李嘉诚爷爷的话真不是随随便便讲的,至少对一个麻麻而言,知 识可以增强自信心,提高抗压能力。
凡希麻麻成功的经验就是,母乳喂养知识和常见疾病的护理。从母乳喂养大本营上各 种学习、斟酌、鉴别后找到了最适合我和凡希的母乳喂养方式,锻炼了凡希健康的体 魄,面对四面八方呼啸而来的“断奶声”和“去医院”的喊叫,凡希麻麻“固执己见 ”,没有对自己的生活带来困扰。除了理论必备知识外,一些小儿推拿的技巧之类的 也可以学哦。
当然,这些的前提是科学育儿知识,要不把迷信当知识,后患无穷。
2.做个“狠角色”.
凡希妈怀孕的时候还怀着小姑娘的天真梦想,曾经也畅想着生后做甩手掌柜,让她爷 爷奶奶看。凡希爸也曾信誓旦旦的说他来换洗尿布,喂奶我只负责侧个身就行… 嗯,典型的无知造成的不负责言论啊!没文化太可怕!
凡希便秘的体质让麻麻深刻体会了“妈妈脆弱的心是孩子身上的一把刀”.凡希的胃 被麻麻管理的不太好(见《凡希第9月成长记:衣食父母》),经常便秘,吃过几次不 合适的东西后呕吐,晚上一边睡一边哭一边吐,看到她这个样子,麻麻又会陷入自我 怀疑的怪圈。
做妈妈,还得狠!拉肚子?多喂水,喂不进去喂奶。只要不脱水,精神状态尚可,大 可不必在意;发烧?找出原因,退烧是关键。投入水盆降温是很好的办法,相信孩子 的强大正能量能压制住病毒侵袭的邪火,这是提高免疫力的好方法。
这,也太简单了吧?对!凡希妈是有点不负责任了,这当然得需要妈妈们再根据各自情 况学习喽。但关键还是要冷静,不软弱。
3.坚持就是胜利。
前几天,俺当年的偶像闾丘露薇女士微博上转发“孩子在香港街头小便,大陆夫妻与 港人发生激烈冲突。”的新闻,经过持续发酵,“小便”引发了“大辩”.
这不,夏天来了,凡希奶奶坚持是给凡希童鞋开档。凡希妈直觉上一直觉得不妥,但 在尿不湿开支逐渐增大,天逐渐热起来,家人一致声讨的情况下,也默认大剪刀把多 条小裤子咔嚓咔嚓了。后果也来了……
一天,带着凡希去围观爸爸理发,凡希跑着跑着把小裙子撩起来了。理发师师傅开玩 笑说“你这叫引诱犯罪”,凡希妈妈木头疙瘩似的没反应过来。第二天,带凡希去泉 城公园玩,一个大约2岁多的男孩跑到凡希面前,掀起了自己的小肚肚,而无知的凡希 也嘻嘻哈哈的掀裙子,凡希妈飞身跑过去,把她捂住了。然而坐在后面躺椅上的一对 小情侣看到后,一直在邪恶的笑啊笑啊。麻麻这个囧啊!
于是,麻麻专门学习了关于“尿便问题”的各种说法,最终认同了宝树网上一位妈妈 的说法。开裆裤的弊病,抛开卫生条件不说,至少我们应该教会孩子们怎么尊重自己 的身体吧。就连你自己也不爱惜自己身体最私密的地方,任凭暴露在大家面前,那么 叫别人怎么尊重你呢?
“坚持就是胜利”主要就是体现在教育和习惯养成上。养育孩子不是个单纯的问题, 对整个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是个大考验。坐在餐椅上乖乖吃饭,还是满街追着喂饭,至 今也是凡希麻麻头疼的问题。
PS:其实,除了以上三个秘籍,还有一个至尊法宝。它的就像《葵花宝典》的最后一 句话一样重要,那就是--不要钻牛角尖。如果你不足够爱学,不够狠,不够有毅力,造成很多不太好的习惯,不太健康的体魄,不至于生活在悔恨自责中,孩子还小嘛,一切都还来得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