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go 回复: 2 | 浏览: 696 |倒序浏览 | 字体: tT

Rank: 1

妈豆
13  
宝宝生日
2012-11-01 
帖子
1#
发表于 2014-7-7 10:12 |只看该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 字体大小: tT
小儿科,古代又叫哑科。因为孩子的思想认识还比较娇嫩,还没成熟到能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病情感受,因此是比较棘手的,并且身体所有的地方都是比较娇嫩的,用药比较难掌握。看病看了这么多年,接触的最多的还是孩子。慢慢的也从孩子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喜欢跟孩子们玩,见了抱孩子的,都忍不住多看几眼,为的是多沾沾他们的天真,可惜我想回头做到孩子那种心态、那种境界也不行了。
准生一个孩子,这项基本的国策,固然本来的目的是好的,想为后来人还能提前留下一些东西。少生、优生,也没什么不好,但是生下来得不到优养、优育。我这里所说的优养并不是所说的吃的好、吃的够营养就算,后面还要探讨到这个问题。但这个国策对下一代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父母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孩子,因此,孩子就成了熊猫。谁家愿意自己的孩子生病?都想自己的孩子长的活活泼泼的,胖胖的。在几十年以前,医生很少,孩子得了病,求医是个大难题,很多孩子生了病就放在那里等着,当然也有一些病自己就能好。但是没有大夫的诊治,很多孩子都夭折了。现在这个社会,虽然不缺医少药,但孩子还是不免生病。生了病就要医治。我在医院工作了几年,可以看到,病人最多的,就是儿科,经常加床,父母都在那里陪着,甚至还有老年人陪着。当然,住院**如效果好也就罢了,大部分都是反反复复,看着着实让人揪心。从我看到的第一个孩子一直到现在,我感觉让父母最揪心的病就是发热,其次是咳嗽,还有拉肚子厌食便秘呕吐、抽搐、惊厥等等,并且都是几个病夹杂。几年来的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我发现,儿科的病其实都是很好医治的,真是古书上所说的随拨随应。尤其是那种反复发热、反复咳嗽这些反复发作的病来找你,只要药用对了,嘱咐几句调养方法,都是效如桴鼓。下面我就几个常见病谈谈自己近几年来的一些认识,顺便把一些该注意的调养问题也说一下(为我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差,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会有点乱)。
1.发热。发热马上用退烧药,这是一个很老的问题了。当家长的最怕孩子发烧,一见孩子发烧就像立马让孩子退烧。好中医治病的时候,都知道治病求本。那么什么是本?就是找到原因并且把它消除掉。其实西医也是在找根本,输抗生素就是,但效果往往不好。孩子发热了,一摸额头烧的很,去医院吊瓶,吊上后好点,抱回家,晚上又开始热了,大多都在半夜左右,这时候才是父母最纠结的。有些孩子还伴随着不吃东西,呕吐或者拉肚子等等。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必要着急,有很多简单的方法就可以处理。这些方法我们慢慢讲。
那么孩子发热是怎么引起来的?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外感,一个是内伤。外感,就是感冒,很简单的,吃一两副药基本就可以解决。单纯的感冒是这样的。有些孩子不仅仅是一个感冒,他是外感加内伤。我重点说一下内伤,孩子的内伤一般都是食积。情志问题一般比较少,只要心里面不舒服,会马上爆发出来,或哭或笑,不像成年人整天需要装。能爆发出来,对孩子的伤害自然就微不足道。孩子的肠胃都还没健全,不像旧社会了,旧社会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食积不是常见病。现在这个社会不一样了,到处都是零食,铺天盖地,并且到处都是专家推荐的营养品。从一出生就开始强加。我在医院工作过,所以我知道一些不正确的理念。新生儿病房里面,有很多孩子刚出生后,看起来很精神,很可爱。但用不了一段时间就在那里哭闹,医生就嘱咐护士去灌奶,并且规定灌多少毫升,根本不管孩子是否能承受的住。孩子的肚子都撑得那么大了,还在灌。甚至孩子一遍一遍的吐奶,还要灌,把孩子折腾的要命。生病后,古代有一天非常重要的调养,叫做节饮食,并且最好清淡。《红楼梦》里面也提到过饿疗法,确实是很好的调养方法。人的肠胃必须要留一点地方,好让肠胃之气能够流通,不然吃的多了气不流通,就会感觉撑胀难忍。吃到吐,那得吃多少?成年人根本受不了那种情况,反而刚出生的孩子就要受这种罪?孩子的正气比较轻灵,知道怎么应付一些问题,呕吐就是,吐出来一些,好让肠胃之气流通。但医生护士不让。
不光是医生护士这样做,有些家长也是这样做的。孩子出生后,医生要嘱咐怎么喂养,一天要喂多少次,每次必须喂到多少毫升。有些家长很顺从啊,孩子正在睡觉,但时间到了,必须把孩子叫起来喂奶。刚出生的孩子,一天喂个十次八次也就罢了,一个月之后,慢慢的就应该减到6次左右,并且最好是晚上少喂一些。睡觉就是让人休息的,同样,肠胃也要休息,在婴儿时期就不让肠胃休息,以后孩子长大了,肯定肠胃不会好的。孩子大一点了,家长又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买各种营养品。尤其是牛奶,去看西医的话,西医绝对要让孩子多喝,并且还说晚上喝点好促进睡眠。扯淡!古书上说孩子三天就可以喝点米谷汤以受水谷,其实6个月左右就可以断奶了。欧美人花了那么长时间的进化,才适合喝奶。中国人喝牛奶的时间,也不过从改革开放才开始,才喝了30年左右。中国人的肠胃是不适合喝牛奶的。
还有零食,不买孩子就哭。家长就一个孩子,不疼孩子疼谁?买。买了孩子就整天不住嘴。那晚上让肠胃休息休息总可以吧?不行,还得喝点奶。这样肠胃一点休息时间也没有了。第二天早上肯定不想吃东西,胃口打不开。很多东西在肠胃里面都没消化完,在里面沤着,于是口臭也出来了。那么多的东西在肚子里面,肚子肯定也不舒服啊,那么晚上孩子就扭来扭去,不停的蹬被子。
这里提一下磨牙,磨牙其实就是在咀嚼东西。吃饭的时候,嘴里面有东西在嚼,胃里面也有东西磨,牙齿磨来磨去,没声音。晚上睡觉了,肚子里面的东西还没消化完,肠胃还在蠕动,那么牙齿也会随着磨,就出现了磨牙声。
肚子里面,其实就像一个沼气池。把原料放进沼气池,时间到了,就会产气。这个过程会产热,沤的久了就这样。孩子食积也会发热。产的沼气跟人的清气是一个道理。天气冷了,产气不多。肠胃里面阳气不足,清气产生的也就不多。沼气里面积的东西多了,也会降低气的产出量,一段时间就要掏一掏里面的渣滓。肠胃里面的饮食多了,肯定清气也少。常常搅动沼气池,产气多。适量的饮食,肠胃的蠕动会很好的,也会产生很多清气。就是这样。
一旦病了,就要少吃东西,不要让过多的正气去参与消化过程。消化虽产气,却也耗气。所以在孩子病了的时候,要控制饮食,千万不能吃饱,七分饱就差不多了。也不要吃不好消化的东西,比如牛奶、肉、蛋、花生核桃等等,在肠胃的停留时间长,相对要耗气多,正气就不能完全对抗邪气,病就不容易好。
再来看发烧。从我的那么多病人里面来看,单纯的感冒引起来的发烧只不过占五分之一,多多少少都有食积的情况。很多家长听了我的调养方法,回去尝试了,效果都很好,并且很少复发,不说药下肚就好吧,起码喝点药病就好转。
如何鉴别到底是外感还是内伤呢?一般外感或者出疹子的发热,不分白天黑夜,白天要严重一些。内伤饮食导致的发热,一般都是晚上热,白天一般不发热,并且多伴有家长所说的“虚汗”。
那么发烧怎么治疗呢?找到原因,就很好解决。有外感治外感,有内伤解决内伤。一般吃个一副药,发热就没了,再按照上面所说的调养,养一两天,什么事也没了,也不存在复发。也有简便的方法,比如捏脊、刮痧都可以。我习惯上外用点药粉蘸着姜汁擦涂一下,很快就可以解决问题。当然,内伤发热有时候在退烧时会出现呕吐或腹泻,这都是中病现象,是把发热的原因解除掉了。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的发烧,叫变蒸发热,是孩子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现象,一般都出现在64天的整倍数左右,蒸五次。每蒸一次后孩子的性情就会大变。变蒸的时间间隔越长,说明孩子的身体越好,变足64天的孩子,成年后牙齿是32颗,不足64天的,牙齿就不足32,或者30或者28等等不一。这种发热一般孩子不会有烦躁的表现,很安静,并且耳朵和屁股是冷的。出疹子发热也是这样,但会有烦躁。见到变蒸热,千万不要输液等盲目的去治疗,一般都会自己消退,顶多持续一天半天的。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妈豆
8408  
宝宝生日
 
帖子
1559 
回复 爱睡觉的母亲 的帖子

看了之后长知识了  谢谢哦  

Rank: 10Rank: 10

妈豆
1077  
宝宝生日
2008-11-02 
帖子
161 
像这类科普贴太少了,谢谢分享!
‹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漫话几种小儿常见病的中医治疗(转载) 获益良多 ...
快速回复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4406043013573公安机关备案号: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6]7051-1702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20-85505893/18122325185 举报邮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kf@mama.cn

回顶部